身份认定:
华侨/港澳台居民:凭《境外个人在境内居住状况证明》可享受首套房优惠;
外籍人士:需提供护照翻译公证件及1年以上境内工作证明。
外汇管制合规:
购房款需从境外账户汇入,并提供《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》;
契税缴纳需使用人民币,汇率按缴税当日中间价折算。
操作建议:
提前办理《境外个人在境内购房审批表》,避免因资质问题导致合同无效;
利用离岸公司架构购房,但需注意中国反避税规则(如CRS信息交换)。
案例:
外籍人士G在上海购买一套总价1500万元的公寓,若以个人名义购买,契税45万元(3%);若通过香港公司持有,需缴纳企业所得税(利润25%)及预提所得税(租金10%),综合税负高于个人持有,建议优先选择个人购房。
第九篇:契税与增值税联动筹划——商业地产交易的税负最小化模型
商业地产交易涉及契税、增值税、土地增值税等多重税种,需通过“价格拆分+税收递延”优化:
价格拆分策略:
买卖合同:按市场价70%定价,降低契税计税依据;
装修补偿协议:剩余30%作为装修补偿,不计入契税基数。
税收递延工具:
1031交换(美国模式):中国暂未推行,但可通过“股权收购”实现类似效果(如收购项目公司股权,避免房产过户);
REITs上市:将商业地产装入REITs,契税可递延至二级市场交易时缴纳。
操作建议:
对总价5000万元以上的商业地产,优先采用“股权收购+价格拆分”组合方案;
利用地方“一企一策”政策,如海南自贸港对商业地产交易契税返还30%。
案例:
企业H出售一套总价8000万元的商场,若直接交易需缴纳契税240万元(3%)、增值税400万元(5.6%)、土地增值税约1000万元;若通过股权收购方式转让项目公司,仅需缴纳企业所得税(利润25%),节省税费超1200万元。




